淡描眉

第七十八章 三王会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淡描眉】地址:ads6.net

开挖暗渠之国策,已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西北三王手中。几天之后,在九原郡的九原城,燕王、赵王、代王聚集会面了。

会面的场所安排在了赵王的府邸中,赵王是东道主,自然坐了上席,燕王、代王分居左右两侧。论辈分赵王、燕王是当今皇上的兄弟,代王是皇上的侄子。

赵王既是最年长者,又是东道主,首先发话了:“两位,朝廷寄来的廷策想必都看过了吧。皇上,让我们修渠,还说中土出钱、西北出人,你们怎么看?”

赵王的封地九原郡是西北最富庶的一块地方,西北唯一的一条河流阿姆河全程流经九原,比起云廊、北府,强了不少,赵王素以西北三藩之首自居,即使是在两王面前说话也是底气十足。

燕王、代王沉默不语。

赵王笑道:“两位王爷还真沉得住气,朝廷的刀都架脖子上了,还不吭声?!”

代王忍不住了:“修渠是百年大计,朝廷里的国库穷成那样,还肯拿出钱来修渠。赵王,你说皇上给咱们架刀子,何处此言?!”

赵王噗嗤一声笑了:“皇侄呀,你还是太嫩啊。”

代王到底须发未丰,最受不了别人说他太年轻没经验,心中很是不服气,转过头来,两眼直直看向赵王:“皇叔又有何见解?”

“皇侄啊,明眼人一眼就看的出,这是皇上的借刀杀人之计。借着修渠这把刀,来砍杀我西北三郡军民的,你不会是当了真吧。”赵王笑着说。

“听皇叔的意思,是不准备遵旨修渠了咯?”代王问道。

“听皇侄的意思,是要准备遵旨修渠?”赵王脱口反问。

代王正了正衣冠,一本正经地说道:“修渠是国策,皇上体恤西北数十万军民民生艰苦,才下决心修这条暗渠。我等封疆藩王,承国之重担,自当为君分忧,何况修渠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良谋,敢问赵王,本王为何不能遵旨修渠?”

赵王撇了一下嘴巴:“能,怎么不能?你北府郡想修就修去吧,你拿得出劳力吗?”

北府是三郡中人口最稀少的一郡,平常的徭工都有时凑不齐,更何况是修渠这种大工程。

代王低头想了想,口气一下平淡了很多:“皇叔,北府人少,凑不齐这一路人力。九原人多,可不可以....”

“别,别,别,皇侄,听我一句劝,孟子有云: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为君者当体恤民力民生,切不可为了满足一己建功立业之虚荣,将万千人投入不复之地。”没等代王把话说,赵王就打断了他。

代王的眉毛皱起,年轻人毕竟容易冲动,看到皇上的旨意,他不免心潮澎湃,胸中生出一番经营边疆、挫败旭烈、建功立业的心气来。只是,北府郡实在是实力不济,登记在府的编户不到五万,凭北府之实力,即使有朝廷出钱,也修不起境内的暗渠。这次三王相会,代王本意是想向九原、云廊两大郡借人修渠,可是赵王一开始就是这种态度,让他有些气愤,更有些沮丧。

代王转头看向燕王,说道:“燕王叔,你怎么看呢?”

燕王摸了摸胡子,沉吟道:“我们西北三郡是当年皇上北逐旭烈后在归途中设立的。国之藩篱,拱卫京都。我们三藩守着边界这片苦寒之地,军民都靠着中土输血养着,现在,朝廷体恤我们,出钱帮我们修渠发展生产民生,这是好事啊!”

“还是燕王叔说的有理。”代王兴奋地说道,又看了一眼赵王。

赵王没有理会他,继续看向燕王。

燕王翻开诏书说道:“不过,这条线路直穿大漠,是否太过凶险?”

代王激动地说道:“燕王叔,你难道也怕了。成大事少不了会要有牺牲,如果这渠能修好,就能把大雪山的融水引过来。有水就有草、有田,到时候放牧、种粮,我们西北也能富足了,塞上江南也不是梦啊!”

代王兴奋地说道,眼里似乎已经看到了牛羊成群,良田遍地的场景。

燕王:“皇侄,你说的我又何尝不知。只是,我们三郡是国之藩篱,我不怕牺牲,我所担心的是西北人太少了,北府就不说了,赵王兄的九原郡人算是最多的了,也只有编户九万,在修渠的同时,今年的农事生产还不能停,数千里的边界上几千个哨站还要守,这些都要人啊。”

赵王点了点头:“举全西北之人力,包括军民都加上,也未必能修起这条横穿大漠的暗渠。皇上却下诏,让我们西北人自己修,这不是把刀架我们脖子上。”

“那就这么不修了吗?”代王不甘心地说道。

“天命不可违啊。”赵王摇头道,“修是必须修的,关键是怎么修?”

燕王:“按诏命里的说法,中土出钱粮,西北出人力,三年之内修完,只怕会激起民变。”

赵王意味深长地说道:“燕王,代王,我犹记得端王没任监国前,我们三藩可是一贯支持着他,现在他当上了监国,马上就玩这出,这是要和靖王一样,走削藩的老路子啊。”

代王:“赵王,修渠可是皇上的圣谕!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地府月薪三千五 大秦造反笔记 柯学求助热线,但接线员哒宰 三十章我就登基了 瑶台折月 我的相机能看到未来 孙氏仙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