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淡描眉】地址:ads6.net
条自动转运带,液压叉车和转运车在医院西门待命。说起来可能有人不信,天黑以前才全部转运完毕。不仅是食堂的库房,就连供应科的大库房也被占用了一部分。食堂樊主任写清单做交接,忙得连口水都没时间喝,望着满满当当的仓库,开心得合不拢嘴,太好了!暂时不用操心了。第二天上午,在各科医护的努力下,第二移动医院的病患们都痊愈出院了,一部分活蹦乱跳自己走石板路回家,还有一部分是牛车马车送回国都城静的。
而第一移动医院里,那些被困在地下的侏儒和机关师们,身体情况大为好转,刑部尚书梅敬竹派来囚车队把他们运回国都城。两座移动医院终于清空了,医护们也不用每天跨区域上班,尤其方沙城里时时扬沙,和医院环境没法比。
移动医院迅速拆分重新运回医院,光伏设备搬运不便,暂时存入地下。因为按照郑国公传来的消息,重建方沙城的大工程正式开启,接下来的好几天将是城内最混乱的时期,残破塌坍的破屋要拆掉,房屋地基要重打……方沙城将成为最混乱嘈杂的大工地。
因为方沙城的居民所剩无几,所以方沙城的重建核心就是收纳病患和家属的超大悲田坊,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城。与此同时,郑国公再次展现卓越的调度能力,重建方沙城的第一批砖石运达城外,按所用数量整齐堆放在各城门外。而各城门附近不远处,也搭好了砌墙工匠们的临时住宿区。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被马车牛车运送到方沙城,包括此前飞来医馆提供图纸的“下水道大管”。
按照设计规划,城中会建大批廉价屋舍,供病患和家属在飞来医馆求医时居住,同时会有配套的成衣铺、布店、米粮铺和酒肆茶肆等等,走薄利多销的路线。
不仅让看病更便利,同时可以大大减轻医院收治病患的负担。同时会加强方沙城的绿化部分,而“沙地种植"的经验,由飞来医馆人才库中年龄最大的86岁老人家提供,也就是最早发现窗外沙尘暴的抢救大厅2床病人不仅如此,老人家在与郑国公、工部官员交谈时,一针见血地指出,方沙城附近或者顺风路途上一定有荒废的大量沙地和水士流失地。那里是风沙和沙尘暴的症结所在,建议郑国公带人去认真勘查,禁止乱砍滥伐、植物造林等等预防措施。
毕竟,大郸就这么大,沙地和水土流失会蔓延,迁都肯定不是办法,不趁早治理,整个大郸以后就是荒地。
“飞来医馆人才库”的年轻人贡献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,拿出现代治理沙漠和水土流失的视频,让郑国公等人一次又一次目瞪口呆。环保和绿化的理念种子就这样在大郸埋下了,至于能不能生根发芽,会不会有收获,能坚持多久,完全未知。
但至少,大郸高层官员们的眼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,种花家深藏的基因隐隐觉醒。
因为国都城到方沙城的路畅通无阻,方沙城还在重建,魏国公召集国都城车马行的掌柜们商量,开拓一项新业务:“飞来医馆看病接送”。约定接送地点,满六人就发一辆车,按路程收费。“接送业务”走薄利多销的路线,所以往返车费,百姓们也能勉强负担得起。这样一来,拿着退税购买米面粮油的百姓们,就可以租车去方沙城看病。对寻常百姓来说,家里所有人都是劳动力,有人生病就有损失,不如咬咬牙去飞来医馆求医,毕竟那里的医术甩国都城医师们好几条大街,不,甩他们厂座城。
谁也没想到病人来得这么快,刚拆了没几天的移动医院再次搭起来,但是搭在了方沙城外,避免了重建的嘈杂,也缩短了往返距离。移动医院作为临时门诊大厅,先预检分诊,严重的病患送进医院,不严重的就在移动医院里。
因此,医院门诊大厅的巨幅电子屏,进度条行进得很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