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描眉

第 94 章 安史之乱爆发原因【大修】 (第3/3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淡描眉】地址:ads6.net

它爆发的根本原因,是大唐前百余年的弊端,和唐玄宗晚年骚操作叠加后的总爆发。

1.钱钱钱

开元初年起,大唐财政已经变得非常不健康,唐玄宗才登基时,朝廷养兵费用每年约二百万贯,到中期时养兵费用已达一千万贯,到天宝年间时,军费更是扩张到一千二百六十万贯。

以上军费不含运输成本及开战时的军事支出,及赏赐费用。

除军费外,大唐官僚开支亦是成倍成增长。

唐太宗早期京师官僚:730人;

高宗时期官僚人数:13465人;

唐玄宗时期官僚人数:17684人;

以上人数是正规官员,不含各小吏及未授官人员、皇族、宫人等不产生事的人】

历代君臣在心中将大唐数额与本朝相比,顿觉头疼欲裂,特别是宋朝历代皇帝:大唐官员数量算什么?

宋朝冗官才叫难事,裁又裁不掉,改革又不行,简直艰难!

【这些人多吗?

跟今天的行政机构比起来不多,问题是大唐的生产力和收入不够啊!】

天幕现出一张财政收入表,又继续解说:【大唐的财政系统不具有扩充性,战争及各类支出一旦频繁,账面就成为赤字。

简单讲:大唐财政收入是死工资,维持生活能行,但是碰见生病、人际交往等事件,死工资就撑不住。

所以开元年间是大唐盛世,但大唐账簿却写着:没钱!

颇有一种外表华丽,内裤补丁的窘迫感。

为了减轻军事财政支持,唐玄宗把财政权下放给各方节度使,让他们自行筹备军费,减轻中央负担】

李隆基望着天幕现出的一串串大唐收入的数字,眉头深深拧起,作为大唐帝王他比后人更清楚朝廷财政收入。

他半垂下眼帘淡淡道:“天幕上所现的财政数额是今岁赋税?”

宰相姚崇眼眸扫过天幕展出的大唐财政收入表,苦笑:“陛下,今岁朝廷赋税收入,还达不到天幕展出数额。”

看看天幕展出的数字:租钱二百

余万缗、栗一千九百八十余万斛,各类绢布七百四十余万匹?,及布一千三十五万匹的数量...

再对比大唐支出,他瞬间明白后人为何疑惑他们不扩展赋税渠道。

唉,他深深地叹了口气,抬手向唐玄宗进谏:“请陛下减止兵戈,对边境各部以怀柔安抚为上。”

听到他的劝谏,李隆基面无表情地反问:“朕止兵戈,吐蕃契丹等部就能臣服于唐?不像汉时匈奴那般南下掠夺大唐?”

朕不起军战,各方武将及民众愿意放弃军功升迁?

你姚崇未免太过天真!

【2.朝廷从内重外轻,变为外重内轻

唐太宗时期,各地折冲府主要拱卫京师,对外征战多以藩兵为主力,所以朝廷能节制大唐各方兵马。

如唐太宗在亲征高句丽时,曾对薛延陀下诏:朕要打高句丽,你等作为儿子的准备准备,咱们上阵父子兵打高丽。

战争结束后各回各家,根本无须担心将军拥兵自重问题。

但随着各部游牧民族实力增强,唐玄宗时期大唐要面对西方、北方的突厥、契丹、吐蕃等部族威胁,不得不调整国家战略,把对外进攻的矛头转为防御。

同时大唐想要掌握战略防御中的主动地位,就必须布置‘重镇’守略边关。

最初给重镇后勤由朝廷安排放置,但重镇离各粮仓路途遥远,后勤压力极大。

于是唐玄宗让军镇屯田补充粮草,于是行政权力下放到重镇最高长官——节度使。

但大唐对外又战时频繁,应对频繁的军事变动,重镇长官必须有调动各方资源的权力,于是人事权下放到重镇最高长官——节度使。

至此节度使有财政权、行政权、人事权三权合一,在加上他们本身拥有的军事权力,已经成为地方土皇帝。

随着大唐战略的需要,到天宝年间时,大唐已有九个节度使和一经略使,史称‘天宝十节度’,这十节度使统兵共达四十九万,马八万匹。

而安史之乱爆发时,朝廷中央兵力不满八万,且武备懈怠久不习战】

不等历代君臣有所反应,天幕就率先作了个小总结:

【简单讲就是:唐太宗时期:各地藩军以拱卫京师为重,所以朝廷能直接遏制各地军马。

唐玄宗时期:为保证大唐在东亚乃至世界老大的位置,朝廷在各地设重镇震慑各部族。

但边疆战事路远事急,节度使领兵在外,不能事事向朝廷报备,因此需要朝廷下放财政权、行政权及人事权。

但下放权力后,朝廷遏制地方军事能力变弱,让边境节度使权力坐大,朝廷腹心空虚,最终局势变成内轻外重】

秦始皇错愕地望着节度使的各项权力,只觉得大唐皇帝甚为大胆,各重镇除了无立法权外,跟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[新神榜杨戬]海迢迢 不二心动 攻略失败,但修罗场 我在玛丽苏文里种田 被抢成外室以后 绑定惊吓系统但对象狂涨好感有救吗 她未曾给这本书命名